返回列表

青岛精神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大全

905

圣德嘉康医院

17
10月
2025

精神科护理的多维度照护


青岛精神科护理诊断与措施需基于患者的精神症状、心理状态、社会功能及安全风险综合制定,核心目标是保障安全、缓解症状、促进社会功能恢复、预防复发。以下按常见精神障碍类型(如精神分裂症、抑郁症、躁狂症、焦虑障碍、阿尔茨海默病等)分类,整理核心护理诊断及对应的护理措施,涵盖生理、心理、社会三个维度。


一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诊断与措施

精神分裂症以 “思维障碍、感知觉障碍(如幻觉妄想)、情感淡漠、社会功能退缩” 为核心症状,护理重点是预防冲动 / 自伤 / 伤人、纠正认知偏差、改善社会功能


护理诊断

核心依据

护理措施

1. 有暴力行为的风险(对自己或他人)

受幻觉(如命令性幻听)、妄想(如被害妄想)支配,出现冲动、攻击语言或行为;情绪易激惹

1. 安全防护   - 环境:清除病房内剪刀、玻璃等危险物品,避免患者独处时接触锐器;   - 观察:每 15-30 分钟巡视 1 次,重点关注患者情绪变化(如表情紧张、来回踱步),及时干预;   - 沟通:避免争辩 妄想内容(如不否定 有人害你),用 我理解你感觉不安共情,转移注意力至中性话题(如散步、听音乐)。2. 药物干预配合:遵医嘱使用抗精神病药物(如利培酮、奥氮平),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(如锥体外系反应)。

2. 感知觉紊乱(与幻觉相关)

患者报告 听到声音”“看到不存在的东西,或出现对空说话、表情怪异等行为

1. 幻觉干预   - 倾听与验证:温和询问 你听到的声音在说什么?,不否定也不强化,告知 我没听到,但我知道你有这种感觉;   - 环境调节:减少环境噪音(如关闭电视、降低说话音量),避免强光刺激,帮助患者区分 现实与幻觉;   - 行为引导:当患者受幻觉支配时,引导其进行简单动作(如整理衣物、折纸),转移对幻觉的注意力。2. 认知教育:病情稳定后,用通俗语言解释 幻觉是疾病的症状,帮助患者识别幻觉信号。

3. 社交孤立(与情感淡漠、社会功能退缩相关)

患者不愿与人交流,拒绝参与集体活动,独处时表情呆滞

1. 渐进式社交引导   - 一对一互动开始(如与护士聊天、协助整理床单位),逐步过渡到小组活动(如手工、读书会);   - 肯定微小进步(如 今天你主动和病友打招呼,做得很好),强化社交动机。2. 家庭支持:鼓励家属定期探视,用患者熟悉的话题(如家人近况、旧照片)唤起情感反应,避免指责 你怎么不说话

4. 营养失调(低于机体需要量)

受妄想(如 食物有毒)影响拒绝进食,或因情感淡漠忽视饥饿,体重下降

1. 进食护理   - 提供 安全食物(如密封包装食品、家属带来的食物),减少 中毒妄想顾虑;   - 陪伴进食,观察进食量,若拒绝进食超过 24 小时,遵医嘱鼻饲或静脉营养;   - 记录体重,每周测量 1 次,监测营养状况。


二、抑郁症患者的护理诊断与措施

抑郁症以 “情绪低落、兴趣丧失、精力减退、自伤 / 自杀观念” 为核心,青岛护理院重点是预防自杀、改善情绪、恢复生活自理能力


护理诊断

核心依据

护理措施

1. 有自杀的风险

患者表达 活着没意思”“想解脱,或出现藏药、整理物品(如交代后事)等行为;有自杀未遂史

1. 自杀风险评估与防护   - 入院时用 自杀风险量表评估,高风险患者置于 视线内监护(距离≤1 米),24 小时专人陪护;   - 环境:没收腰带、绳子、刀片等危险品,门窗设置防护栏(避免高空坠落);   - 沟通:主动询问 你有没有想过伤害自己?,坦诚讨论自杀念头,不回避,让患者感受到被关注;   - 资源链接:告知患者 有困难可以随时找我,提供心理热线(如全国 24 小时心理危机咨询热线 400-161-9995)。2. 药物配合:遵医嘱使用抗抑郁药(如舍曲林、文拉法辛),注意用药初期(1-2 周)可能出现焦虑加重,需加强监护。

2. 抑郁情绪(与神经递质紊乱、负性认知相关)

患者持续情绪低落,哭泣,对以往喜欢的活动(如追剧、运动)无兴趣,自责自罪

1. 情绪疏导   - 共情倾听:耐心听患者倾诉 觉得自己没用等负性想法,不打断、不评价,用 我能感受到你的痛苦回应;   - 认知干预:病情稳定后,帮助患者识别 绝对化思维(如 我一事无成),用现实例子反驳(如 你昨天自己洗了衣服,这就是进步);   - 行为激活:从 微小活动开始(如起床、刷牙、散步 10 分钟),逐步增加活动量,用 活动计划表记录,强化 我能做到的信心。2. 物理治疗配合:若患者拒绝药物,协助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(rTMS)等物理治疗,告知治疗流程及注意事项。

3. 生活自理缺陷(与精力减退、动力缺乏相关)

患者卧床不起,不洗漱、不换衣物,个人卫生差

1. 生活协助与引导   - 制定 每日生活清单(如 7:00 起床、7:30 洗漱、12:00 吃饭),护士陪伴完成,不强迫也不纵容;   - 正向激励:患者完成一项自理行为(如自己梳头),及时表扬(如 你今天把自己收拾得很整洁,很棒);   - 环境调节:保持病房整洁,用患者喜欢的物品(如家人照片、绿植)营造舒适氛围,唤起生活兴趣。


三、躁狂症患者的护理诊断与措施

躁狂症以 “情绪高涨、思维奔逸、活动增多、冲动行为” 为核心,护理重点是控制冲动、减少过度活动、维持营养与睡眠


护理诊断

核心依据

护理措施

1. 有冲动行为的风险(与情绪高涨、判断力下降相关)

患者语速快、滔滔不绝,易因小事发脾气,出现挥霍(如大量购物)、冲动性行为(如随意与人发生争执)

1. 冲动干预   - 环境:提供安静、简洁的病房,避免过多刺激(如人群、噪音);   - 沟通:用 平和语气回应,不与患者争辩(如不反驳 我很厉害,能赚很多钱),用 我们先喝杯水,慢慢说转移注意力;   - 行为限制:若出现攻击行为,需 2-3 名护士协同约束(使用约束带,注意保护关节),约束后告知 这是为了保护你和他人,情绪稳定后会解开,并记录约束时间。2. 药物配合:遵医嘱使用心境稳定剂(如锂盐、丙戊酸钠),定期监测血药浓度(防中毒)。

2. 睡眠形态紊乱(与活动增多、思维活跃相关)

患者入睡困难,睡眠时间短(如每晚只睡 2-3 小时),甚至彻夜不眠,白天仍精力充沛

1. 睡眠干预   - 作息规律:白天引导进行适度活动(如散步、手工),避免午睡过长;   - 睡前准备:睡前 1 小时关闭电子设备,提供温水泡脚、轻音乐,营造安静睡眠环境;   - 药物辅助:若自然睡眠无效,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(如唑吡坦),观察用药后睡眠时长及是否有头晕、嗜睡等反应。

3. 营养失调(低于机体需要量)

患者活动量大但进食不规律(如因 忘记吃饭),或暴饮暴食(情绪高涨时大量进食零食),体重波动

1. 营养管理   - 定时定量:按三餐时间提供食物,选择易消化、高能量食物(如鸡蛋、牛奶、全麦面包);   - 进食协助:若患者边吃边说、活动,需陪伴进食,提醒 慢慢吃,避免呛咳;   - 监测:记录进食量、饮水量,每周测体重,若体重下降明显,联系营养师调整饮食。


四、焦虑障碍患者的护理诊断与措施

焦虑障碍(如广泛性焦虑、惊恐障碍)以 “过度担心、紧张不安、自主神经症状(如心慌、出汗)” 为核心,护理重点是缓解焦虑症状、教会放松技巧、改善应对方式


护理诊断

核心依据

护理措施

1. 焦虑(与负性预期、自主神经紊乱相关)

患者持续担心 会出事(如家人生病、自己失控),出现心慌、手抖、出汗、坐立不安,甚至 惊恐发作(突然极度恐惧、呼吸困难)

1. 焦虑缓解   - 急性干预(惊恐发作时):立即将患者转移至安静环境,陪伴在侧,用 深呼吸引导(慢慢吸气 4 秒,屏住 2 秒,呼气 6 ),同时安抚 这是焦虑发作,很快会过去,我会陪着你;   - 放松训练:病情稳定后,教会患者 渐进式肌肉放松法(从脚趾到头部,逐组肌肉 紧绷 - 放松)、正念冥想,每天练习 15-20 分钟;   - 认知调整:帮助患者识别 灾难化思维(如 孩子晚归 = 出事了),用 之前孩子晚归是堵车,这次可能也是理性分析,减少过度担心。2. 药物配合:遵医嘱使用抗焦虑药(如丁螺环酮)或苯二氮䓬类药物(如劳拉西泮,注意短期使用防依赖)。

2. 知识缺乏(与对疾病认知不足相关)

患者认为 自己得了心脏病(因心慌、胸闷),或担心 焦虑会治不好,产生恐惧

1. 疾病教育   - 用通俗语言解释 焦虑是一种疾病,与大脑神经调节有关,不是性格懦弱’”,展示相关科普资料(如手册、短视频);   - 告知治疗方案:说明药物、心理治疗的作用及疗程(如 抗焦虑药需要 2-4 周起效,坚持服用会好转),减少 用药无效的顾虑;   - 答疑:耐心解答患者疑问(如 药物会不会有副作用),坦诚告知 可能有轻微头晕,适应后会消失


五、阿尔茨海默病(老年痴呆)患者的护理诊断与措施

阿尔茨海默病以 “进行性记忆减退、认知障碍、行为异常、生活不能自理” 为核心,护理重点是保障安全、维持残存功能、预防并发症。


护理诊断

核心依据

护理措施

1. 有走失的风险(与记忆减退、定向力障碍相关)

患者记不清回家的路,外出后迷路;或在家中找不到卧室、卫生间

1. 防走失管理   - 环境标识:在卧室门贴 家人照片,卫生间贴 马桶图标,客厅放 家庭住址 + 联系电话的卡片;   - 随身物品:给患者佩戴防走失手环(含家属联系方式),避免患者单独外出;   - 陪伴:外出时需家属 / 护士陪同,提前告知 我们要去公园,我会一直陪着你

2. 记忆紊乱(与大脑神经元退化相关)

患者忘记近期事件(如 刚吃过饭说没吃),不认识家人,甚至忘记自己的名字

1. 记忆强化   - 日常提醒:用 日历、时钟帮助患者识别时间,每餐前说 现在是中午 12 点,该吃午饭了;   - 怀旧疗法:用老照片、旧物件(如患者年轻时的衣服、常用的收音机)唤起记忆,说 这是你 1980 年和孩子的合照,当时孩子才 5 ;   - 重复训练:每天教患者说 家人名字 + 电话,每次重复 3-5 遍,不指责 你怎么又忘了

3. 生活自理缺陷(与认知障碍、肢体功能退化相关)

患者不能自行穿衣、洗澡、如厕,甚至无法咀嚼、吞咽

1. 生活护理   - 穿衣:提供 宽松、按扣式衣物(避免拉链 / 纽扣过复杂),按 先穿患侧、后穿健侧顺序协助,耐心指导 这是袖子,我们把胳膊伸进去;   - 进食:选择软食(如粥、蒸蛋),用勺子小口喂食,避免呛咳;若吞咽困难,遵医嘱使用增稠剂;   - 皮肤护理:每周洗澡 1-2 次,保持皮肤干燥,预防压疮(长期卧床者每 2 小时翻身 1 次)。

4. 有暴力行为的风险(与认知障碍、情绪不稳定相关)

患者因 不认识家人认为 陌生人闯入,或因 无法表达需求(如想上厕所但说不出)出现烦躁、打人、骂人

1. 行为干预   - 理解与安抚:不强行制止,用 温和语气我是来帮你的,别害怕,轻轻握住患者的手,缓解紧张;   - 需求满足:观察患者行为背后的需求(如来回踱步可能是想上厕所),及时协助;   - 环境调节:减少环境变化(如不频繁更换床单位位置),避免患者因 陌生环境产生恐惧。


六、通用护理原则(适用于所有精神科患者)

1.安全优先:所有护理措施的前提是 “保障患者及他人安全”,包括环境安全(无危险品)、行为安全(防自伤 / 伤人 / 走失)、用药安全(遵医嘱给药,观察不良反应)。

2.个体化护理:根据患者的年龄、性别、文化背景、疾病类型调整护理方式(如对老年患者多用 “重复指导”,对青少年患者多用 “平等沟通”)。

3.心理支持:避免标签化语言(如不说 “你是疯子”),用 “尊重、接纳” 的态度与患者互动,让患者感受到 “被理解、被重视”。

4.家庭与社会协同:向家属普及疾病知识及护理技巧(如 “如何与抑郁症患者沟通”),鼓励家属参与护理过程;病情稳定后,协助患者链接社区资源(如日间康复中心、就业支持),促进社会功能恢复。

5.护理记录:及时、准确记录患者的症状变化、护理措施及效果(如 “患者今日主动参与手工活动,无自杀念头”),为治疗方案调整提供依据。

精神科护理是 “生物 - 心理 - 社会” 多维度的照护,需护士具备专业的疾病知识、良好的沟通技巧及同理心,同时需患者、家属及社会的共同参与,才能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家庭与社会。


青岛精神科护理医院地址:青岛市市南区福州北路10号

青岛精神科护理医院电话:0532-66766677

青岛精神科护理医院网站:https://www.singdejiakang.com/


免费预约参观